公司新聞

news

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新聞  /  安全是民用航空永恒的主題

安全是民用航空永恒的主題

更新更新時間:2022-12-26

瀏覽次數:705

  安全是民用航空永恒的主題。跑道是機場中最容易發生事故也是事故性質最嚴重的區域,跑道入侵增加了航空器碰撞的發生概率和危險程度,嚴重威脅著機場的運行安全。
 
  據統計,從2009年到2011年,我國發生跑道入侵事件69起,其中包括4起嚴重事故,1起一般事故和64起其他不安全事件。
 
  根據2013-2016年美國民用航空的統計數據,跑道侵入的數量每年上升約10%。2013年至2016年9月,分別發生了1200次、1300次、1400次和1500次;
 
  從跑道侵入的責任來看,53%是由飛行員失誤造成的,29%是由於管製員失誤造成的,17%是由於其他原因造成的。
 
  有鑒於此,跑道入侵是多因素綜合造成的,國內外安全形勢不容樂觀。防止跑道入侵是全麵建成安全高效的現代化民用航空體係的必要一環。
 
  跑道入侵及危害
 
  跑道上飛機起降和滑行的速度很高,一旦有物體入侵跑道,很可能發生機毀人亡的重大事故。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將跑道入侵定義為在機場上發生的任何下列事件:航空器、車輛、人員或者地麵上的物體對正在起飛、著陸的飛機或即將起飛、著陸的飛機造成碰撞危險或導致間隔縮小。
 
  可見,跑道入侵並不是事故,它是可能導致事故的一種危險情況。
 
  跑道入侵等級分類
 
  跑道入侵是目前威脅機場安全運行的危險源之一,每個機場都有發生“跑道入侵”事件的概率。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和國際組織ICAO根據跑道入侵的嚴重程度,將其分為A、B、C、D、E四類,其中A類最為嚴重,E類最不嚴重。
 
  E類:沒有充分顯示事件的具體過程或數據來評估危害程度;
 
  D類:符合跑道入侵的定義,但碰撞的可能性非常小或幾乎沒有;
 
  C類: 間隔減少,但有足夠的時間和距離來避免潛在的碰撞;
 
  B類:間隔減小,潛在的碰撞非常高;;
 
  A類:間隔減少,需要采取行動以盡可能避免碰撞。
 
  可見,上述的虹橋機場和特納裏夫機場的跑道入侵都屬於A類事件。
 
  防跑道入侵的措施
 
  跑道入侵事件的發生由多方麵因素耦合造成的,包括管製員、飛行員和環境等。通過加強管製員的專業技術訓練、強化管製員與飛行員的溝通交流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跑道入侵,但對人員要求較高,且人難免犯錯。因此,全球民用航空也在開發相應的跑道入侵檢測技術和設備應用。增強管製員監視、衝突探測能力,另一方麵將幫助飛行員掌握機場布局和管製員指令,大大減少目視條件下的誤差。
 
  圍界入侵監測和跟蹤係統
 
  隨著航業的快速發展,單純依靠場麵監視雷達難以適應未來機場安全運行的需要。國內外科研機構研究了一係列能有效保障機場運行安全、預防跑道侵入的技術手段,主要包括跑道入侵預警係統(RIPS),跑道狀態燈係統(RWSL),機場運動安全係統(AMASS),機場表麵檢測設備-X型(ASDE-X),最終方法運行占用係統(FAROS),跑道入侵監測、檢測和警報係統(RIMDAS)和高級地麵運動指導和控製係統(A-SMGCS)等等。其中,隻有A-SMGCS、ASDE-X、RWSL和FAROS應用較為廣泛。

TEL: